电加热管(又称电热管、加热棒)是一种将电能高效转化为热能的管状电热元件,凭借结构紧凑、加热均匀、控温精准、安装便捷等优势,广泛应用于民用(如热水器、烤箱)、工业(如模具加热、管道保温)、商用(如中央空调辅助加热)等领域,核心功能是为目标介质(空气、液体、固体)提供稳定可控的热量输出。

电加热管的结构看似简单,却围绕 “高效发热 + 安全导热” 设计,核心组成与原理可拆解为:
核心结构(5 层关键部件)
从内到外依次为:
发热丝:核心发热体,通常采用高电阻合金(如镍铬合金 Ni80Cr20、铁铬铝合金 FeCrAl),通电后因 “焦耳效应” 产生热量,其材质决定加热管的耐温性(镍铬丝耐温约 1200℃,铁铬铝丝可达 1400℃)和寿命。
绝缘填充料:包裹发热丝,隔绝电流与外壳,常用高纯度氧化镁粉(MgO),兼具优异的绝缘性(常温下绝缘电阻≥100MΩ)和导热性(确保热量快速传递),填充密度直接影响加热管的绝缘安全性和热效率。
金属外壳:保护内部结构并传递热量,材质根据使用场景选择:
不锈钢(304/316L):耐腐蚀,适用于水、油、腐蚀性液体或空气加热;
铜管:导热效率高(是不锈钢的 3 倍以上),适用于热水器、空调等水环境;
碳钢管:成本低,仅适用于干燥空气或无腐蚀的固体加热(如模具)。
引出棒 / 线:连接发热丝与外部电源,通常为铜棒(导电性好),外部需套耐高温绝缘套管(如硅橡胶、聚四氟乙烯),防止漏电。
封口件:两端密封,防止绝缘粉受潮结块(影响绝缘性)或介质渗入,常用硅胶、环氧树脂或金属端盖,耐高温型号多采用焊接密封。
工作原理
接通电源后,电流通过发热丝产生热量→热量经绝缘氧化镁粉快速传导至金属外壳→外壳与目标介质(水、空气、模具等)通过 “热传导、热对流或热辐射” 交换热量→实现介质升温,最终通过温控器(如热电偶、温控开关)监测温度,达到设定值后切断电源,实现 “恒温控制”。